產業服務電子報第 239 期
- 發布日期:2014-01-24
TOYOTA台灣製造廠國瑞汽車秉持著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企業理念,在工業局的引介之下,以傳承自日本豐田汽車、且在台灣發展約有30年經驗的豐田生產方式(TPS,Toyota Production System),輔導台灣三家工具機暨零組件指標性的企業─台灣引興、慶鴻機電(本局遴選卓越中堅企業)、台勵福(本局遴選中堅企業重點輔導)進行體質改善,以提升國際競爭力。協助推動此輔導計畫的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PMC)在12月12日舉辦輔導計畫試行半年後的成果發表會,接受輔導的三家工具機廠商一致肯定導入豐田生產方式所帶來的具體成效並分享心得。
工具機是工業之母,我國工具機產值歷年均穩定成長,雖然2009年遭遇金融海嘯衝擊,但於2011年即回復並超越金融海嘯前(2008年)水準。我國工具機產業在產業群聚所發展出的供應體系,不僅造就出台灣工具機的競爭優勢,同時也成就了優質零組件供應國的形象。台灣工具機與零組件經過業者長期投入研發,產業效益與科技實力已經浮現,除供應我國國產整機業者需求外,也成功打開外銷市場。雖工具機及其零組件產值近新台幣4,000億元。然而未來我國面臨德、日的競爭,如何擴大優勢,更進一步滿足客戶需求,提高對應訂單的能力,降低生產成本,並持續提升品質,將成為工具機產業最重要的課題。
國瑞汽車除了本身力行豐田生產方式外,也曾在2000年接受工業局的邀請,指導台灣自行車產業A-TEAM導入豐田生產方式,輔導時間長達10年之久,造就奠定了今日台灣自行車產業能在世界發光發熱的之重要根基。本回再次經由工業局的引介,在國瑞汽車星野總經理的大力支持之下,自2013年3月開始協助三家工具機業者進行TPS改善。透過實地訪談、觀察、現場調查、實行計劃的輔導等過程,使得三家業者的經營指標有了明顯的改善,諸如:前置時間分別縮短約17.5%~60%、出貨準交率分別增加約10%~30%、不良品件數降低約57%,每台不良零件數平均降低約21.3%,成品及半成本庫存分別降低約22%~30%等,成效顯著,使業者廠房空間能夠更有效利用,創造最大的廠房土地坪效,特別是生產現場凝聚了更為緊密的團隊合作氣氛。
工具機業一直都是政府推動的重點產業,工業局秉持優化產業結構,活絡企業發展之方向,持續在技術、品質及客戶服務方面,針對產業面臨問題提供協助及輔導,以提升產業競爭優勢。本次透過國瑞汽車與工具機業者跨產業交流合作,推動TPS輔導,經由持續不斷的改善,協助廠商達到平準化、少量多樣及保證品質的生產模式,協助我國工具機業者在供應鏈整合、生產管理及消除浪費上得到有效提升並內化為公司文化。未來工業局將依機械業者需求,持續在開發關鍵技術及產品 、提升產品附加價值、發展創新營運模式及人才培育等推動策略下,協助我國業者滿足客戶需求並提升機械產業整體發展。
相關網址:http://www.moea.gov.tw/Mns/populace/activephoto/ActivePhoto.aspx?menu_id=3874&ap_id=2682
一、本部工業局沈局長擔任召集人成立「食品GMP制度精進規劃專案小組 」,分別於102年10月31日、11月15日、12月4日及12月12日召開4次食品GMP制度精進規劃會議,邀集相關學者、業界、政府機關及法人共同檢討並研議出符合社會期待之食品GMP認證制度。
二、食品GMP精進方向與推動措施:
1. 精進方向一:全廠全產品認證之推動措施:
(1) 全面推動單一廠區、單一產線之同類別全產品認證。
(2) 輔導認證工廠轉型精進,緩衝期1年。
(3) 強化技術會功能,認證技術問題釋疑。
(4) 輔導認證工廠符合食品衛生管理法、GHP及食品GMP各類工廠良好作業規範專則之規定。
(5) 增列誠信條款,加強規範認證標誌使用範圍及方式。
(6) 加強審查原物料管理作業標準手冊內容。
2. 精進方向二:落實源頭管理之推動措施:
(1) 加強查核認證工廠之原物料、添加物及供應商源頭管理成效。
(2) 輔導認證工廠從原料到市場之品質履歷資訊公開透明化。
(3) 輔導認證工廠建立供應商評鑑、原物料追蹤追溯及產品回收等管理制度。
(4) 增列推行會之供應商查核。
(5) 增列認證工廠須落實執行污水處理。
3. 精進方向三:追蹤管理強化之推動措施:
(1) 強化從消費端(市場)取樣,以市場抽樣為主、赴廠抽樣為輔。
(2) 導入第3方驗證單位,查驗認證執行單位成效。
(3) 強化追蹤管理之深度與廣度,追蹤管理頻率一致,修訂追蹤查驗頻率為2次/年,2人天/廠。
4. 精進方向四:國際接軌之推動措施:
(1) 参考國際相關食品法規,將HACCP、ISO22000等精神納入。
(2) 融合國際品保制度如: BRC、IFS、SQF及FSSC22000等精神,使規範趨於一致,未來互相介接。
(3) 召開推行會,修訂食品GMP認證規範。
為充裕產業創新發展與結構優化所需重點人才,建構專業人才培訓環境,經濟部工業局持續規劃辦理專業人才培訓、重點產業人才需求調查,及職能基準與能力鑑定,期望透過各項人才發展措施之落實,滿足產業於各類中高階人才的需求。本局人才培訓策略說明如下:
一、 精進產業人才培訓
103年度本局預計辦理19項人才培訓計畫,培訓產業涵蓋:化工、智慧電子、智慧手持、食品、紡織、資訊通訊、數位內容、機械、醫療器材、藥品製造等重點產業。本局培訓課程類型如下:
1.養成班:策略性補充產業人才缺口,以待業者、企業新進員工(服務年資未滿3個月)為主要招生對象,協助就業為目標,規劃系統性專業養成訓練。
2.在職班:視企業在職人員為主要招生對象,以提升在職者職能為目標,配合產業發展趨勢及企業需求,辦理各類跨領域、創新研發、技術等中高階專業課程。
二、建置職能基準與能力鑑定
促使企業、學校、培訓機構運用,本年度持續辦理職能基準與能力鑑定項目,俾利產業重點人才之規格明確及促進就業媒合。
三、重點產業專業人才需求調查
本局已完成資訊服務、設計、機械、車輛、LED、智慧手持裝置、雲端運算服務、數位內容、生技醫藥、橡膠、電子用化學材料等11項重點產業進行專業人才需求調查,已於103年1月公布2014-2016年調查成果,俾利各界先期掌握產業人才需求狀況。103年度將進行工具機、汽車、自行車、智慧手持裝置、電子用化學材料等11項重點產業需求調查,其成果預計於104年度公布。
前述課程資訊、重點產業人才需求調查報告、職能基準與能力鑑定資訊等皆可於「工業技術人才培訓全球資訊網」及「經濟部產業職能基準與能力鑑定資訊專區」取得,歡迎各界多加利用。
1. 工業技術人才培訓全球資訊網(http://proj.moeaidb.gov.tw/training/index.asp)
2. 經濟部產業職能基準與能力鑑定資訊專區(http://hrd.college.itri.org.tw/competency/)
工業局網站Youtube專區新增2支有關產業創新宣導影片,主題為「台灣心創新」以及「產業創新理念廣宣短片」,歡迎瀏覽使用。
工業局Youtube專區: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wQ3hBnmUgyThfC_9LGYFEQ
相關網址:工業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