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 首頁> 產業服務電子報
列印

產業服務電子報第 192 期

  • 發布日期:2012-01-13

經濟部工業局推動MIT善念設計供應鏈 促進MIT建材的應用及產業發展

2012/01/12

國內建材消費市場規模高達8,000億元,在整體建材產業鏈中的主要建材部份,石材、陶瓷和木竹製品年產值各約介於60-85億元,其他如五金、家具、照明等則為100-300億元。另室內裝修產業年產值為1,100億元,主要建材(石材、陶瓷及木竹產業)約占室內裝修產業的七成。

經濟部工業局因應貿易自由化對國內建材產業帶來的衝擊,100年起推動藉由設計美學關懷弱勢族群、弱勢產業及弱勢的中產階級,以「善念」為核心,結合MIT建材(石材、陶瓷及木竹製品等)與施工推廣台北優質住宅,並導入日本通用設計理念與實務,創造出具有安全、綠色、通用、人文的MIT善念設計建材供應鏈。藉由建材產業供應鏈的串連與跨業合作,除了輔導從事建材加工製造業的技術升級與轉型,更將後端的建築師、室內設計師、室內裝修業者甚至建材五金或塑膠材料等產業,納入建材產業的輔導工作圈範圍,搭配MIT標章的推廣與行銷活動及2011設計年的主題,打造完成以台北市國宅為示範場域的夢想屋,將成為台灣建材產業的輔導成果典範。

為突顯台灣製建材產品安全、健康、值得信賴,形塑台灣製品物超所值及品質的形象,促成國內消費者對在地品牌認同,100年透過串聯建材產業供應鏈體系,加強供應端的石材、陶瓷及木竹製品等產業公會之間的合作,架構建材產業協同合作體系,同時更串連產業供應鏈的上下游體系,包含建築師、設計師、室內裝修業者以及其他建材相關周邊產業(例如五金材料、塑膠材料業者),進一步結合生活美學以及日本通用設計於居家住宅驗證制度的導入,從消費端的需求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勾勒出幸福家居產業的發展願景。100年5月27日、28日為期2天舉辦交叉設計研習營,邀請經濟部工業局副局長周能傳、台北市都市發展局局長丁育群等長官蒞臨共襄盛舉,參加對象為從事或就讀產品設計、建築設計、室內設計等相關職業設計師或相關系所學生,由設計總監帶領團隊與建材產業業者,將產出之設計成果與創意實際應用,施作於老舊國宅翻新的範例建案上,並依其格局與設施制定「多世代住宅」、「銀髮族住宅」以及「身障者住宅」等三大設計主題方向,示範案例成果於10月22日至10月30日「2011台北世界設計大會」感動區辦理成果推廣,在南港世貿展覽館展區總共帶進25萬人次參觀,而在基隆河三期國宅通用設計示範空間現場,則吸引1500人次以上參觀,帶動通用設計在室內設計上的發展。

延續100年的推動成果,將持續推動石材、陶瓷與木竹製品等相關產品之台灣製產品MIT微笑標章驗證及MIT微笑標章,以逐年提升MIT微笑產品通過覆蓋率為目標。同時為協助建材產業產品的推廣及增加產業競爭力,也研擬建立「建材產業協同合作體系」,期促成示範性案例且協助廠商申請計畫,達到輔導廠商產品/技術升級;另外,以MIT建材產品為核心,結合建材/家具設備產業(上游)→設計/裝修產業(下游),建構MIT善念設計建材供應鏈,透過推廣MIT善念設計建材供應鏈,推動對消費者友善的室內裝潢服務模式,促進MIT建材的應用及產業發展。

  • 聯絡單位:民生化工組
  • 聯絡人:蔡政潔
  • 電話:27541255

公告101年度「中小企業即時技術輔導計畫」金屬機電等7類組受理申請

2012/01/12

一、受理期間:自公告日起至101年2月20日下午6時止。

二、送件地址:由輔導單位向中小企業即時技術輔導計畫辦公室(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41-2號3樓;電話02-27098116轉201)提出申請。

三、計畫網址:http://proj2.moeaidb.gov.tw/itap/。

四、申請資格:

(一)輔導單位:

1. 依法在中華民國境內成立之財團法人或大專院校,其成立宗旨或研究範圍限自動化服務、資訊服務、研發服務、設計服務、智慧財產服務及永續發展服務等類別。

2. 依法在中華民國境內辦理營業登記之技術服務業者,營業登記項目限自動化服務、資訊服務、研發服務、設計服務、智慧財產服務及永續發展服務等類別。

3. 不得為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公告之不良廠商或陸資企業。

4. 財團法人與技術服務業者財務狀況應符合下列條件:

(1)淨值不得為負值。

(2)非金融機構拒絕往來戶。

(3)年內無欠繳應納稅捐情事。

5. 大專院校財務狀況淨值不得為負值。

(二)受輔導業者:

1. 因應貿易自由化加強輔導型產業:

(1)含成衣、內衣、毛衣、泳裝、毛巾、寢具、織襪、製鞋、袋包箱、家電、石材、陶瓷、木竹製品、農藥、環境用藥、動物用藥及其他(紡織帽子、圍巾、紡織手套、紡織護具、布窗簾及製傘等6項產業)等產業之一。

(2)經濟部因應貿易自由化加強輔導產業專案小組認定屬加強輔導型產業者。

(3)不限中小企業。

2. 一般產業(非屬上述加強輔導型產業):限中小企業。

五、輔導標的:

(一)企業升級轉型所需之研發、生產、物流、設計(限產品設計、包裝設計、品牌識別設計、空間設計及時尚設計)、節能減碳、自動化及電子化等技術輔導。

(二)輔導標的不包含策略規劃、市場行銷、品質管理系統等經營管理領域及網站建置、網頁設計。

(三)電子化技術輔導之套裝軟體客製化程度至少達60%。

  • 聯絡單位:知識服務組
  • 聯絡人:陳金平
  • 電話:27541255#2435

公告101年度「中小企業即時技術輔導計畫」專利服務類組受理申請

2012/01/12

一、受理期間:自公告日起至101年2月20日下午6時止。

二、送件地址:由輔導單位向中小企業即時技術輔導計畫辦公室(台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41-2號3樓;電話02-27098116轉201)提出申請。

三、計畫網址:http://proj2.moeaidb.gov.tw/itap/。

四、申請資格:

(一)輔導單位:

1. 依法在中華民國境內成立之財團法人或大專院校,其成立宗旨或研究範圍限自動化服務、資訊服務、研發服務、設計服務、智慧財產服務及永續發展服務等類別。

2. 依法在中華民國境內辦理營業登記之技術服務業者,營業登記項目限自動化服務、資訊服務、研發服務、設計服務、智慧財產服務及永續發展服務等類別。

3. 不得為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公告之不良廠商或陸資企業。

4. 財團法人與技術服務業者財務狀況應符合下列條件:

(1)淨值不得為負值。

(2)非金融機構拒絕往來戶。

(3)年內無欠繳應納稅捐情事。

5. 大專院校財務狀況淨值不得為負值。

(二)受輔導業者:

1. 因應貿易自由化加強輔導型產業:

(1)含成衣、內衣、毛衣、泳裝、毛巾、寢具、織襪、製鞋、袋包箱、家電、石材、陶瓷、木竹製品、農藥、環境用藥、動物用藥及其他(紡織帽子、圍巾、紡織手套、紡織護具、布窗簾及製傘等6項產業)等產業之一。

(2)經濟部因應貿易自由化加強輔導產業專案小組認定屬加強輔導型產業者。

(3)不限中小企業。

2. 一般產業(非屬上述加強輔導型產業):限中小企業。

3. 申請專利正審查中之受輔導業者須檢附申請證號文件;已獲證專利須為受輔導業者擁有或經專利所有權人「專屬」授權(請提供專利所有權人「專屬」授權書)。

五、輔導標的:

(一) 商品化營運規劃研究。

(二) 商品化技術驗證作業。

(三) 開發新商品。

  • 聯絡單位:知識服務組
  • 聯絡人:陳金平
  • 電話:27541255#2435

經濟部揭示台灣未來十年產業發展方向 與廠商交流凝聚地區產業策進共識

2012/01/12

為向廠商說明台灣未來10年產業發展方向,經濟部特舉辦北中南3場「樂活台灣新經濟,策進地區產業創新發展」論壇,由經濟部施顏祥部長主持。第1場已於100年12月28日在高雄軟體科學園區國際會議廳舉行,第2場已於101年1月3日在台中污染防治人才培訓中心舉行,今(10)日在台北舉行第3場,會中與貿易港區及工業區的廠商及地區公協會代表針對未來「黃金十年國家願景」之具體實踐方式進行溝通。每場論壇約有200人參與,參與廠商發言踴躍,並表示支持自由經濟示範區政策之推動。

經濟部長施顏祥表示,經由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的設立,將以自由貿易港區為核心,連結現有各類型園區並進行物流、創新研發、投資鬆綁等資源整合,形成一個在法令規定、優惠措施、經貿自由及行政效率等,均優於既有園區商務活動區域,未來還要擴及到示範區所在的行政區,並以達到全台「自由貿易島」為長期目標。地方只要具備推動條件,且有共識與配合的意願,就可以主動爭取設立自由經濟示範區,進而實現樂活台灣願景。

為促進產業全方位創新發展,並重視國內區域產業發展平衡,行政院已於去(100)年5月9日頒布「產業發展綱領」,將以追求「提升國際經貿地位」、「轉型多元產業結構」、「促進區域均衡發展」等三大願景,揭示台灣農業、工業與服務業未來十年發展方向,。依據產業發展綱領精神,經濟部業訂定「2020年產業發展策略」提出未來十年台灣產業結構發展上的因應對策。本次論壇中,台經院龔明鑫副院長從「創新經濟,樂活台灣」願景目標開始論述,說明經濟部以「傳統產業全面升級」、「新興產業加速推動」及「製造業服務化、服務業國際化科技化」為主軸,推動傳統產業全面升級、加速新興產業發展及帶動製造業服務化,服務業科技化與國際化,期以促進我國產業調整與優化。

未來透過「自由經濟示範區」的推動,將透過更開放、更自由及更具效率之作法,逐步創造條件與優勢。而從海陸空條件絕佳的高雄開始,期為地區產業長期以來的低迷注入強心針。期望能活絡台灣地方產業能量,並預作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議(TPP)目標之準備,為台灣地方產業打開國際市場的新契機。

  • 聯絡單位:產業政策組
  • 聯絡人:董勝隆
  • 電話:27541255

強化關鍵人才發展,支持產業結構優化

2012/01/12

經濟部2020年產業發展策略,揭示以「創新經濟、樂活台灣」作為願景,朝「傳統產業全面升級」、「新興產業加速推動」及「製造業服務化、服務業國際化科技化」等3大主軸,促進我國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而支持產業結構優化,量足、質精的產業人才為不可或缺的要素。

爰此,經濟部工業局除規劃、辦理專業職能培訓外,更推動重點產業人才供需調查、職能基準與能力鑑定等措施,希能透過各項人才發展措施之落實,滿足產業對創新、服務化、跨領域等各類中高階人才的需求。

在專業職能培訓方面,去(100)年度辦理22項人才培訓計畫,包含製造業節能減碳服務團計畫、紡織相關產業技術與設計人才培訓計畫、機械產業藍領及白領人才培訓計畫、資訊應用服務人才培訓計畫、半導體學院計畫等計畫,範圍包含資訊應用、設計、精密機械、半導體、網路通訊、數位內容、紡織、醫療器材等重點產業,培訓逾1.5萬人次,將可有效提升產業專業人才素質。而本(101)年度,亦將持續推動相關專業職能培訓,且強化跨領域人才培訓,預計培訓1.2萬人次。

在重點產業人才供需調查方面,本局已完成智慧電子、顯示系統應用、資訊服務、數位內容、機械、塑膠、設計、生技、食品等9項調查,刻正進行調查報告編撰,預計於本年度5月公布2012-2014年調查成果,俾利各界先期掌握產業人才供需狀況。本年度將進行風力發電設備、LED、橡膠等10大重點產業調查,其成果預計於102年度公布。

在職能基準與能力鑑定方面,去年以產業需求量較大之關鍵人才為標的,建置LED光學設計工程師、醫療電子器材研發工程師、智慧綠建築能源與環境工程師、儲電系統整合工程師等6項職能基準,提供明確之人才規格,可供大專校院、培訓機構作為培育(訓)參考;規劃及辦理LED工程師基礎能力鑑定考試,報考人數達9,642人次,成果豐碩,將有助於企業找到適當人才。本年度預定推動保健食品與資通訊技術產業之職能基準,並持續推動LED工程師能力鑑定,俾利連結職能缺口,縮短學用落差。

前述課程資訊、重點產業人才供需調查報告、職能基準與能力鑑定資訊等皆可於「工業技術人才培訓全球資訊網」及「經濟部產業職能基準與能力鑑定資訊專區」取得,歡迎各界多加利用。

相關網址:

1.工業技術人才培訓全球資訊網(http://proj.moeaidb.gov.tw/training/index.asp)

2.經濟部產業職能基準與能力鑑定資訊專區(http://hrd.college.itri.org.tw/competency/)

  • 聯絡單位:產業政策組
  • 聯絡人:李玉玲
  • 電話:27541255
  • 如您對產業發展署業務有任何建議或疑問,請寄: service@ida.gov.tw
  • 若對電子報服務有任何意見,請寄: webservice@ida.gov.tw
  • 著作權及版權歸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所有
  • 服務時間:AM8:30~PM5:30
  • 服務熱線:0800-000-256
  • 聯絡電話:(02)2754-1255
  • 行動電話:0972-630-223
  • 廉政檢舉專線:(02)2704-3401
  • 廉政信箱:anti@ida.gov.tw
  • 性騷擾申訴專線:(02)2704-3394
  • 性騷擾申訴信箱: 113@ida.gov.tw
回頁首